<其實,也許妳也有這樣的困擾….所以,我在這一併回覆囉!

http://ed.arte.gov.tw/Consult/ConsultTeacherDetail.aspx?S=53

我在這裡解解學子迷津,這個學子的提問,也許也是其他學子的困擾,就貼在這裡。

請問傳播與藝術研究所的準備流程或方法

我明年夏天要大學外文系畢業了

因為不是本科系的

所以有些惶恐

稟華敬上 請回覆

 

滴兒稟華同學

不是本科系出身,卻知道這兒有回答互動的運作的窗口機制,基本上來說,滿具備有傳播人的博學廣知、多元性的人格特質的。不簡單啦!

再來要恭喜妳,不必趕搭職場新鮮人之路,反而能有繼續念書的空間,厚植自我實力,真幸福,替妳高興啦。沒錯,自我投資,是永遠的顯學啦!

 

好,書歸正傳,針對妳的需求提問,我試回答如下。

先說傳播研究所…

1.        首先,研究所是個多元的殿堂,大門本來就為各類科系而開,所以,非報考的本科系,也不必惶恐,只要妳通過他的門檻。

2.        其次,上網踏查相關系所的..遊戲規則。包括應考科目、考試日期資格等。展開蒐集考古題行動,及各考試所需的叢書、期刊等。

3.        跑一趟坊間專屬的補習班。可以節省一下自己的時間。【當然,國內不少重點知名大學很排斥答題、應對制式的補習班高材生,但,面對日益窄化的研究所大門,那不失為一條…終南山捷徑。】以台北市重慶南路、漢口街交岔口一家標榜輕鬆報考研究所補習班為例,他們蒐集了傳播類所==包括傳播研究所、新聞研究所、廣播電視研究所、傳播管理研究所、其他類==台藝大的應媒所、國北教大的教育傳播與科技所等。考試科目彙整與相關資訊完整。

4.        萬事齊備後,可以著手訂定讀書計畫,不必貪多,貴在深耕,先粗讀後精讀。大四課業比較輕鬆之餘,還是可以選修些研究所要應試的科目,也算一舉兩得囉!

 

再談藝術研究所…

 

未進入正題之前,容筆者透露一下,國內在此一區塊,也是進入開花結果期。以台藝大應媒所為例,所內有兩款學位,一是MFA==藝術碩士,一是MA==文學碩士。其間的差異化,我以一篇報導為佐證。

..

美國趨勢專家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大膽提出「藝術碩士是新MBA」的觀點,他認為,世界將屬於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也就是具有創造力、同理心、富有藝術特質、右腦活躍的人。全球化的競爭,比賽的是大腦——創意,不是手腳——勞力。未來所有的產業,終將成為藝術創意產業,職場遊戲規則也會改變:MFA(Master of Fine Arts)正逐步取代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地位。

 

  企業界對基本MBA的技術性訓練需求已經下降,具有藝術思維的「創意人」變成搶手貨。創意人,是企業的救星、是商場的強人。從小我們就被要求當「讀書考第一名」的乖乖牌,只知道按部就班避免出錯,在制式化的背誦學習中,安全過關。現在,社會突然對創意人才需求暴增,弄得人人手忙腳亂,不知如何加選創意學分;過去屬於藝術家的「自我創作的焦慮與痛苦」,現在每天在職場上發生。

  未來需要的人才,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以下3種領域對於藝術背景人才的需求極大:

  ★行銷、公關、廣告:

  以邱文仁為例,她曾經參加過蘭蔻專案經理的面試,好奇為何自己可以入選面試,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她的藝術學位,讓公司相信她的美感經驗能幫助專業,例如專櫃設計、贈品內容等。

  ★餐旅、休閒業:

  藝術素養能讓幫助工作做得更好。例如,像畫一樣的創意料理,每道菜都是設計品,讓「吃飯+美感體驗=上千元消費」。

  ★表演工作者:

  因為民眾對藝術的消費增加,相對使更多人投入,現在學舞的人比以前多很多,創造了市場的需求,例如「迷火」佛朗明哥舞的李昕、國標舞的劉真等;其中還包括演講者,新一代的演講者需具備藝術性,方能吸引群眾,例如陳俊生。

 …….

 

首先,這一研究所的準備比較複雜面在,複試或面試時,可能需要有相關的作品,可詳閱過往的報考簡章說明。通常是五到十張作品,然後翻拍成幻燈片或是做成簡報檔,如果是要求作品集,數量無所謂多少,特色的突顯是最重要的,若有得獎的作品更佳。

通常,作品集可以包含電腦繪圖,但是不要只是展示作品,白底+圖片跟說明。整本作品集都要有一種風格。例如說前衛藝術風、超現實風、裝飾風、普普風。

 

其次,國內藝術研究所專攻領域,各有所本。以藝術史與藝術類研究所為例,其教育目標主要以培養藝術史研究的專門人才(而非藝術創作者)、國內大專院校藝術史師資以及為各博物館提供高級學術研究人員為主軸。此外,更可培育推廣教育人才,以推行文化資產之保護及發揚,落實對社會大眾的人文教育理想。

考試科目:中國藝術史、西洋藝術史、藝術理論、中西文化史、英文、國文。

 

而藝術教育研究所,則旨在培養從事藝術教育政策與藝術治療之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相關藝術政策研究機構之專門研究人才,推行各類藝術教育政策之專案研究,期能提昇藝術教育品質的發展方向,並協助改善藝術教育品質,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持續改善。

考試科目:中國藝術史、西洋藝術史、藝術理論、文化史、英文、國文。

另藝術行政類研究所旨在培養從事藝術行銷與藝術行政人才、培育多元視野與創意文化的專業人才與藝術機構行政專業人才、行銷本土藝術的人才以及相關藝術政策研究機構之專門研究人才,並推行各類藝術政策與行政之專案研究,期能提昇藝術環境品質,並協助改善各藝術機構、團體的品質,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永續發展。

考試科目:中國藝術史、西洋藝術史、藝術行政(含博物館學)、英文、國文。

另其他藝術類所主要是在培育藝術跨領域人才、高級媒體製作專業人才以及各項與藝術相關之人才,包括媒體經營管理、多媒體動畫、研究本土民俗藝術能力之人才等,針對數位及網路等傳播新科技的發展趨勢,習得國外藝術研究知識,與推介民俗藝術能力,協助改善藝術創作的品質與環境,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

考試科目:中國藝術史、西洋藝術史、藝術理論、中西文化史、英文、國文。

年來,受到政府「推廣2008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影響,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燒,其帶動的經濟效益料將遠遠超過傳統產業。評估未來,文化藝術創意人才的短缺,是可以預見的。方便時,請轉知妳的同窗。

總之,釐清自己的想望與專長,走自己的路,就變得很重要啦。

加油,今日灑汗,明日收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雨安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