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海,芬多精學!
偉大的人,在熙攘的人群中,保持寂寞的獨立。
(in the midst of the Crowd keeps with them dependence of solitude)
By 西洋大文豪艾默生
拎著刻鏤追夢色澤的筆記型電腦,這天周末午后,陽光正炙,我沒事,正從中山北路三段一路晃過去,穿過歲月金色的迴廊,也穿過這城市的綠意匆匆。那蟬鳴,響徹喧囂的夏豔。背包裡的手機,也不甘寂寞的拔尖應唱,定格滿耳高分貝的噪音。
後來,又晃到了光點,某項影展正在火燃,空氣中,有飄著咖啡香與花香的氛圍。躲在一傘天裡,我取出筆電,書寫下….這兒,曾定格了黃春明老師《蘋果的滋味》原創精神吧!心上驀然飄起這本書與相關的連動情。
閱讀該書的那個時候,我還是大學新鮮人,存在主義已褪流行,鄉野、傷痕文學是王道,我也趕流行的追著問蘋果的滋味….。原本,出車禍一整個不幸,但因為肇事者是美國上校,而因禍得福,啃蘋果的瞬間,流露出那個年代時空的悲情背景。春明老師的溫文儒雅,讓我們穿透了鄉土愁情。
我想,展現生命力的文學地景圖騰,從不會以單一的曼妙呈現。她多元而豐盈,像一本開啟的彩色繪本。那個年少輕狂的日子,以人頭妝點的黃皮封面,其實也某種程度妝點了我的文學氣質。可從沒有想到會有一天與作者本尊撞個滿懷。
記得那天是2007的某個夏日,學位論文口試進入倒數計時,我心奔馳。五月的某天,分跑多處,完成多項前置作業,包括把初稿送交四位口試委員手上,口試委員中有任職某掭視台的長官,也有執教母校的師長。該台曾是我職場的短暫據點之一,其後因為提攜長官在高來高去間,傾軋失敗而去職。
轉眼已是四年前的往事了,該台在大興土木間,有景物既不依舊,人事也更迭遷變快速之憾,不變的,好像只有......匆匆。午后兩點半,終於要轉進了校方的所辦了,竟在校車停靠處,遇見了駐校作家==黃春明,學弟阿毅說,黃老師73歲了,可身體好硬朗,他想邀約老師暑假環島鐵馬行.....嗚嗚的,我不會騎車,不然肯定要愛相隨。
我跟阿毅說,你滿像他已逝兒子呢!阿毅說,老師也這樣說,我讓他想起了兒子。天,還真會掰,這樣也行。嗯,然後黃老師的身影出現了,我都忘了我該說什麼了…..。
這是就樣,後來好長的一段時間,沒事就愛上中山北路的楓香,這兒散步健身,賣相最美。我還順便的、延伸的愛上的這兒四季知性…….藝文海。海面上朵朵的浪花資訊,喜歡獨享來自四面八方以鋪天蓋地之姿,百款千姿的DM呈現,我仔細審閱,以筆電紀錄陣容優劣,像一位閱卷官員,以自身時間、體力與所愛為第一考量,去蕪存菁,策展人之創意高明,文案的經典,是我超愛親近的關鍵,讓我心澎湃,我手溫熱。
嗯,總是這樣的,定調出一本年度行事曆,是自己到此間飄東蕩西的最高依據。一個文學座談、一個影展,有付費的,有免費的,有文學作品影音化的,也有不是的另纇。有與我麻吉的,有與別人速配的,有與我抵觸的時刻表,有與別人相容的作息表。有作者參與座談會的,有簽名會的,有導讀會的,我能分辨得出東西南北,與大塊藝文牛肉藏身何處?
這兒的文學叢書也多,時而隻身前往,時而結伴同行,每個觀賞、閱讀、採買,時而妝點、瑰麗我一成不變的日子。動容於城市之間,與所有獻上心力的人兒,想跟她們說聲謝謝,於是,聯結網頁上留言,成為唯一的窗口。
往來穿梭此間藝文海經年後,我開始裝熟了。也躍躍欲試於從觀眾變身為…..參與人。我可以精準的發現,多項文學作品的機制,何時啟動?我一清二楚!不是嗎?人的財富有兩種,一種是口袋裡的鈔票,另一種是腦袋裡的知識。感謝來自藝文海穿透與傳達,有點樂觀有點豁達的芬多精。那是以光點為圓心,而開枝散葉的台北藝文海薰陶美學。讓我悠遊忘返。
我想,偉大的人,在熙攘的人群中,保持寂寞的獨立。平凡的我,在藝文的海潮裡,保持堅定的勇敢。自負、驕傲,若然礙到誰,我小修,若然沒有,做自己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