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2=魯道夫拉邦
寧願閉口不說話,也不要急於表現自己。
By 美國幽默文學作家馬克吐溫
清晨7點的溫水游泳池,水溫27度,水深130公分。
有三兩位早泳會員在勤泳著,不遠的高處有救生員在執勤著。
有位中年老兄,在我前方11點鐘處更衣,但見他外衣、外褲褪去,就露出短泳褲來了,根本不用去更衣室。
接著,他又把行李袋又隨手的擱在池畔,也不用如我般的得把專屬的游泳包,擱在樓下要花10元的置物櫃裡…他一次到位,男人啊!真方便!
<可我但願他在家已經淋好浴了。>
我在原池練習著自由式,或者更精準的說,我在跳著水中芭蕾舞…然後,拎起了魯道夫拉邦 Rudolf von Laban<1879~1958>他是舞蹈家、舞蹈動作設計者和舞蹈運動理論家。匈牙利人的他,身為高級軍事將官之子,原有意要承續父志。可該國軍隊因故拒絕他,於是,一個命運的轉彎,他成為了藝術家。
原定專攻建築學的研究,但在巴黎美術館的長程旅居中,他觀察了移動的身體和它的空間。三十歲的那年,他搬到慕尼克,這兒以德國的藝術中心聞名,他在一所藝術學校專心向學。所有對藝術的熱誠與創意,在這兒得到釋放與學習。
40歲那年,他的藝術事業在德國開始了。以拉邦為名成立管理舞蹈團公司,並附設舞蹈學校。此後的10年間,他串聯藝文人士、唱詩班,執行和被創造的舞蹈運作的相關理論。
他在50歲生日慶祝會上表示,他有顯著的事業的高度,並期許自己成為一個被認可的知識分子,在舞蹈團和運動研究領域深耕。
1953年,觸角更延伸到薩里。拉邦提高舞蹈的狀況作為藝術形式,他以「拉邦動作譜記法」和「拉邦舞譜」在舞蹈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所謂的動作譜記法,是為了加強傳統舞譜之不足,而研發的。傳統的舞譜只記錄時間與步伐,而拉邦為了彌補其不足,進而更深入的加入時間、空間與量化的方式記錄身體動作。
它是以解剖學和動力學方面的原則為基礎,對人體動作進行科學的分析,分析身體各部位,各關節位置的變化,以及分析它們在空間移動的路線。進度:認識舞線譜以及各種符號、以符號記錄身體各部位的移動(走、跑、躍、轉等)、動作的方向、動作的高度,以及動作的節奏。
並據此以三個層面做踏查:
1根基性:動作必須以深層處為出發點,不單指動作的外觀,應將焦點著重於深層的肌肉或關節為啟動點。
2整體性:應將間斷或不連續的動作串聯,從內而外,由外至內整合為一體,以達到時間與空間中身體肢段的合諧性harmony。
3功能性:動作在各領域所代表的功能不盡相同,所表達的方式也不一樣,依照專家學者的見解與研究目的,無法將動作做出合理的區別,不論從事什麼樣子的動作,動作本身還是有其可分辨的外觀與本質。
由是,他被譽為「表現主義之父」。舞蹈美學由學生瑪麗.魏格曼Mary Wigman﹝1886~1973﹞來發揚光大。…這會,我嘗試在水中演練一回那種意境。
…
經典西洋篇章,今天想複習的是,我昨晚觀片的==熟男型不型、吐司:敬!美味人生中聽聞的:If you go away。
請進囉!http://www.youtube.com/watch?v=aazaieIk-4M
If you go away on this summer day, 如果你離去 在這個夏日
Then you might as well take the sun away; 那你還不如 把太陽帶走
All the birds that flew in the summer sky, 所有的鳥兒 在夏空中飛翔
When our love was new and our hearts were high; 當我們的愛是嶄新的,心情是激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