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98年4月美國哈佛管理學院出版了一本由派恩(B. Joseph Pine H.)與蓋爾摩(James H. Gilmore)合寫的The Experience Economy 。書中提出體驗經濟觀念,備受矚目。流程焦點在於:以服務為舞台,以產品為道具,在溫暖的氛圍中,環繞著消費者,使顧客融入其中…既獲得娛樂,也體驗新穎而多元的學習,感動顧客心靈,從而產生畢生難忘的「驚豔」。「策略是智慧,但美麗的事物才是激發創新與創造力永不止熄的熱情之火。」
經濟價值演進四階段史:
1.農業經濟時代,以農業耕作生產生鮮產品提供消費,附加價值有限。
2.工業經濟時代,以經過加工的產品提供消費,產品漸有差別性,可影響價格,附加價值升高。
3.服務經濟時代,最終產品加上銷售服務,服務差別性大,附加價值更高。
4.體驗經濟時代,佈置一個舒坦安適,氣氛高雅的環境,體驗的差別感覺最大,消費者享受貼心的產品與服務,附加價值最高。
踏查….體驗經濟是?企業以服務為舞台、以商品為道具,在溫暖的氛圍中,環繞著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商品有形的,服務有情的,而創造出的體驗是令人難忘的。體驗是內在的,存在個人心中,是個人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的所得。
驚豔手法,五感齊飛==感動價、感動商品&贈品、感動心&交迭出現。在體驗經濟中,設計的體驗活動要具有市場的區隔作用,如原創性、差異性等,並有優勢價格。在現代的競爭環境下,產品與服務是基本盤,還需要創作個人化、難忘的驚豔、經驗。這是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的要素。
全站熱搜